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案例之一——以强化实习管理为抓手,书写校企协同育人新篇章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时间:2019-01-15    点击量:1373]

摘要

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案例之一——以强化实习管理为抓手,书写校企协同育人新篇章

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案例之一——以强化实习管理为抓手,书写校企协同育人新篇章

安徽商贸职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6天前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建有设备先进、配套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96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162个。学校将实习管理纳入顶层发展规划,形成“目标链”,落实实习管理目标;将实习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标准链”,实施“阶段、综合、顶岗”三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将实习管理纳入校、系部、专业考核体系,形成“绩效链”,保障实习效果。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习方案、多元评价、激励措施等有效落实实习过程管控,在制度、标准、基地建设等方面强化实习保障,按照“教育、制度、督查”六字方针把牢实习安全底线。构建三级实习管理机制、开发顶岗实习管理软件和手机客户端,保障实习实训管理全程信息化运行。

 

管理创新背景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利益共赢,构建学校与行业、专业与企业、学校与企业指导教师的“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二是,学校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现已成为学校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和主渠道。三是,联合省内商科高职院校与知名企业成立“商科联盟”,以“6个合作”为主要任务,实现校企合作抱团发展。四是,引企入校打造“校中企”式实习基地。学校以“校中企”为抓手,全面展开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为实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依托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充分听取校内外专家意见,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阶段实训对接典型工作任务、综合实训对应复杂工作过程、顶岗实习对应真实工作环境,形成“点、线、面”有机组合的“阶段、综合、顶岗”实践教学体系。其中,阶段实训时间每学期1~2周,依托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落实落细落小知识点、技能点的教学要求;综合实训每届学生安排2~4周,依托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系统化实操训练;顶岗实习安排6个月,让学生以准职业人身份进入企业实习,锻炼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2.构建三级实习管理机制,保障实习实训运行

学校层面由教务处和校企合作处对全校实习工作进行协调管理;系部层面与企业直接对接成立实习管理小组,负责全系的实习对接、管理工作;专业教研室层面组织骨干教师、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实习指导老师。

 

三级实习管理机制运行图

 

(三)协同育人模式创新

 

借助校企合作理事会平台,“政校行企”协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催生一批可复制的协同育人成果。

 

典型一: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松鼠新商业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与三只松鼠公司共建现代学徒制“松鼠新商业学院”模式,实行“招生招工”一体化试点,共招生120名。自2012年校企合作以来,共有2 500余人次参与三只松鼠公司顶岗实习,首届“松鼠班”26位学生顺利拿到“三只松鼠”结业证书;校企共同申报教科研项目,先后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7项、安徽省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4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项目1项;电子商务骨干教师段文忠等老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赛项中获得第一名。

典型二:真账真做——“互联网+”会计工厂

会计专业与北京大账房公司共同创建“大账房会计班”,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会计的有机结合,利用大账房业务平台进行远程在线账务处理,突破时空限制,进行真账真做,开启会计专业学生“半工半读”式校企合作新模式。目前,大账房会计班实现订单培养学生近150名,完成校企合作开发课程5门,成功获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四连冠”。

典型三:真实法庭——校院协同共育法律人才

法律专业与芜湖市司法机关共同成立校内真实法庭和校外法律实习基地16家,为法律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芜湖市地方法院先后录用法律专业毕业生63人,50多人通过司法考试。

典型做法与具体措施

 

(一)顶层设计凸显实习管理地位

 

一是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校企协同育人等纳入学校、系部和专业三级发展规划,统筹建设目标和建设举措,形成“目标链”,落实实习管理目标。二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对接企业需求,与企业专家联合制订实习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实习目标、要求、条件、内容、成果和考核标准,形成“标准链”,实施“阶段、综合、顶岗”三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三是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在学校、部门、系部和专业考核中,将实习管理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形成“绩效链”,激励提高实习管理质量,保障实习效果。

 

(二)过程管控成就实习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实验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处),配备优秀管理人员,全面管理实习实训工作。二是发挥实习方案引领作用。校企双方共同拟定实习方案,利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开展实习。三是重视过程管控。利用管理系统,对各专业实习进行监督管控;加强实习指导,保持与实习单位的紧密联系。四是实施多元评价。学生实习成果评价采用“校企结合、企业为主、综合评定”的方式,学校、企业、现场终结考试各占20%、50%、30%。五是完善激励措施。将教师指导实习实训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评选“优秀实习指导教师”;颁发“实习经历证书”,奖励优秀实习生。

 

(三)实习保障支撑实现实习教学目标

 

一是制度保障。政府重视,省、市出台相关制度,提升学生参加实习和实习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的积极性;落实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学校先后出台《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学生企业综合实训管理规定》等9项制度。二是标准保障。学校各专业以国家公布顶岗实习标准为基础,结合各专业实际,修订顶岗实习标准。三是基地保障。按照学校考察、专题论证、签订协议、安排项目、定期巡查、评价考核、动态调整的方式,强化实习基地动态管理,遴选出“专业对口、企业规模大、行业知名度高、管理规范”实习单位。四是安全保障。按照“教育、制度、督查”六字方针把牢实习安全底线,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购买实习保险,保障实习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工作成效与反响

 

一是,学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有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项研究成果得到教育部门肯定,获得国家及省级教学成果奖,获批省级重大教研项目。二是,学校年均近4 000人的顶岗实习,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就了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突出”的特色。数据显示,学校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居95%以上。学生先后获得创新专利成果32项。各专业均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通过实习走上重要岗位,成为企业主要管理者和骨干力量。三是,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5项、省赛一等奖95项,近两年成绩居安徽省第一位。四是,学校教师积极进行实习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关研究论文50多篇,获批国家级、省级基地15项。五是,毕业生职业发展后劲十足,多人在三年内走上领导岗位。

 

未来发展

 

学校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接安徽战略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构建学校专业建设新格局,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寻找或创造更多的利益平衡点和连接点,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与企业的精准对接,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助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前一篇:杜占元: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后一篇: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