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座谈会: 院校经验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25    点击量:1342]

摘要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座谈会: 院校经验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座谈会: 院校经验

原创 2017-10-19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座谈会

院校经验

坚守医药专业品牌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江西省医药学校  阳欢

 

近年来,我校贯彻教育部关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学管理的有关要求,坚守医药专业品牌,结合区域实际,狠抓专业设置、标准制订、课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等方面工作,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一、聚焦品牌规范专业设置

学校始终秉承“依托企业、植根医药、突出技能”的特色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特色为魂”的办学方针,依据区域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医药专业建设,确立中医药、质量检验、药品经营、制药工程四大重点建设专业群,以品牌专业为龙头,引领专业群内其他专业发展,实现专业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链的全覆盖。

依据专业群的规划,开设药剂、中药、药品食品检验、生物技术制药、中药制药等13个专业,全部专业均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范设置。从学生人数变化情况看,学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合理,各专业群学生人数分布也越来越均衡。我校坚持开办就业市场有需求、但在招生时不容易被学生和家长特别看好的制药设备维修、中医康复保健、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等专业,都是为了坚守“医药”专业定位,服务产业需求,为省内外培养医药行业紧缺人才。同时,我校不盲目跟风,果断取消了曾经招生就业火爆的计算机、财会等专业。

二、校企合作共订教学标准

在贯彻国家教学标准要求,确保专业教学标准有效实施方面,我校认准行业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的重要保证,积极建设实施性教学标准。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专家指导为引领、行业企业参与为机制,与华东师范大学职教研究所合作,56家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了13个实施性专业教学标准、107个课程标准。其中中药专业与广东大参林药店、温州市布衣大药房、江西益丰大药房、湖北九州通中药、洪福堂医药等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合作,经过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建构以及标准编制四个环节,强化“药德”“药技”和“药味”的特质。在15个校企合作班中体现“六融通”,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通。组建中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校企专家团队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每个校企合作班均有教师到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专家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参与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及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设立丰厚的企业奖学金。

三、传承传统打造特色课程

围绕江西“建昌帮”中药炮制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校打造了特色专业课程并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建立中药炮制大师工作室和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二是以课题形式挖掘整理建昌帮文化和技艺,编制《建昌帮中药炮制全书》;三是编写特色教材,将建昌帮炮制技艺融入《中药炮制技术》教材;四是打造课程教学团队,建昌帮传人收青年教师为徒并传承传统技艺;五是建设实训基地,在学校中药博物馆展示建昌帮文化及加工饮片技术,与浙江洪福堂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六是多种形式育人,开办中药选修课,鼓励学生参加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等。相关专业对口就业率100%,取得国家级技能竞赛或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一等奖5个。2014年,我校教学成果《传统中药人才的现代职教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四、健全制度保障教学质量 

“十三五”期间,在江西省高水平学校创建、特色专业群建设等工程中继续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教师成长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审核流程、教师量化考核规范、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按照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建立了3个省级以上实验实训基地,64间实验室,确保实验实训的正常开设;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建立了校长巡视日、中层抽查巡视、课程管理员每日巡视的三层级巡视制度,保证了课程实施的高效性;确保教研活动和公开课的有序开展,每个课程管理员每月召开2次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教研活动近160次,形成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的教研氛围;严格教学评价,通过理论考试、实训考试、技能竞赛、第三方评价等评价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下一步还将继续构建涵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方面的质量保证体系。

 

规范教学管理 

扎实推进航空工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赵居礼

近年来,西航职院聚焦航空特色、创新规范管理、坚持产教融合、提升培养质量,全力推进“工学四合”,打造航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

聚焦航空设置专业。一是围绕航空产业链不断优化航空专业链,紧跟无人机技术、通航技术等航空产业发展新动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德润航空公司合作,成功申报了全国首家“无人机技术”专业,成功申报的“通用航空器技术”专业也是全国第二个获批院校,仅2017年,学院就撤销与航空关联度较小的3个专业,新增“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等支撑航空产业发展的4个专业,经过多年优化和完善,学院形成了以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材料、航空服务、电子信息等支撑航空产业发展为主线的航空专业链体系。二是建立专业设置随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方向,精准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精密化发展,撤销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设置航空材料精密成型技术专业;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重新整合优化校内资源,恢复“动漫技术”专业招生。

落实标准制订方案。一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突出技术技能积累,按照实践课程比例不得低于50%标准,支持各专业开发基于工作内容专业课程体系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鼓励各专业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二是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程序,按照“充分调研、专业拟定、学院初审、学校审定、教学委员会批准”的程序,由各专业在不少于15家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充分掌握行业企业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要求,由专业带头人牵头研制人才培养方案,提请包含企业技术人员在内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报请二级学院初审通过后,在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集中答辩通过后,由学校教学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三是建立与产业技术革新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方案反馈修订体系,每年假期由学院领导亲自带队,充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将企业人才要求和技术要求反馈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当中,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企业岗位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一是通过与德润公司合作开办专业,共建共享无人机实训基地,结合企业产品生产和研发,共同制订实训方案,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同步、教学内容与技术革新同步,实现实验实训设备“零投入”条件下学生实训设备与市场一流设备同步。二是通过与国一四维、中瑞汽车等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在确保学徒学员双重身份前提下,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技术标准融入到教学标准中,将企业的技术手册改编为核心课程教材,将企业导师的技术经验转化岗位教学案例,全力打造“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育人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学徒学员双重身份”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三是发挥课堂云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开设260门网络通识课供全院师生学习、30门校内自设公共选修课,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泛在、移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规范制度提质增效。一是对标行业发展,落实国家和省厅有关标准制度要求,建立《教学管理工作章程》《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方法》等25项教学管理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加强教研项目、质量工程管理、教材规划、教学运行等过程精细化管理,做好教材审查工作。二是主动适应自主招生考试变化需求,针对自主招生和高考招生学生差异化类型特点,在航空管理工程学院探索分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扬长教育实现形式,经过三年初步探索,试点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英语AB级等级考试及格率提高明显。三是建立制度落实督查机制,按照“设计—实施—调控—评价”的管理科学要求,建立含企业人员在内的10余人的教学督导队伍,狠抓落实,从严从细要求,确保制订的制度严落实、设定的目标不落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公众微信号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前一篇:数据看变化 | 发布会:周为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情况

后一篇: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问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