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技术系统演进视域中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再探讨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29    点击量:1776]

摘要

研究 | 技术系统演进视域中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再探讨

研究 | 技术系统演进视域中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再探讨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是教育体系中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是伴随着技术系统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现有学者多数是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派生属性、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先前学者观点综述、国际比较等视角论述职业教育特征,但缺少从技术系统发展的视角论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一、技术系统内涵及其特征

技术,是指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工具、方式方法及其所取得成果的总和。系统,是由若干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结成的、具有确定的特性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并且这个整体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系统,是以不同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把相关技术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任何技术系统,都有其特定的构成要素、内在结构和整体功能。技术系统的要素,是指构成技术系统的基本单元或子系统。技术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技术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内在方式。技术系统的环境,也叫技术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是指技术系统所存在的更大系统。技术系统的性能,是指技术系统整体的特征和功能。技术系统的性能是由构成这个系统的要素和结构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同时,技术系统的外部环境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技术系统由不同的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相关联系、相互作用,并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因此,技术系统具有可分性、结构性、整体性、层级性、相关性、普遍性等特征。

 

二、技术系统发展与职业教育对应关系

技术系统作为由材料、能源(动力)和信号(信号的变化往往表现为调节和控制)所构成的整体系统,其中每个构成要素的更新,都会影响技术系统整体功能的变化和发展。职业教育是对青少年或成人在就业前或就业后,为提高其所从事职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所实施的一种专门教育。

 

伴随着技术系统的演进,生产方式逐渐改变。技术系统中各要素的开发、调节和控制都依靠劳动者来完成,要想产生新技术、新工艺,创造新产品、新工具,开拓新领域、新产业,这些都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需求、新变化。因此,为了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职业教育需要伴随技术系统的演进而不断创新、变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一阶段:职业教育学徒制

 

18世纪中期以前,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劳动者通过手调节和控制“手工工具”,将体力产生的动能作用于自然材料上,加工成产品,促进农业、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突出体现技术的“操作性、体力化”特征。

 

在手工劳动时代,职业分化程度较低,职业流动有限,无论是原始学徒制,还是契约式学徒制,或者行会学徒制,技术的传递方式都是师傅在操作现场通过手口相传的方式培养徒弟,师傅与徒弟生产在一起、训练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情感相融,传承技艺,形成了“教中做、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产生了职业教育的最初形式——传统学徒制,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艺性、学徒制”特征。

 

(二)第二阶段:职业教育学校化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方式转变为“大机器工业生产”,劳动者通过动力机调节和控制“机器工具”,将机械能作用于自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等上,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促进采矿、机械制造、冶金、交通运输等行业产业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以工业及其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突出体现技术的“生产性、机械化”特征。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中,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建立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方式转变为“工厂大规模生产”,劳动者通过仪器仪表等调节和控制“机电一体化工具”,将电能、光能等作用于化学合成材料、生物合成材料等上,实现产品规模化生产,促进电力、电讯、化工、汽车、电气自动化等行业产业发展,突出体现技术的“工作性、自动化”特征。

 

在机械化、自动化时代,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的需求,使得传统学徒制已经不能适应广泛培养新型技术工人的需要,劳动者需要接受专业化教育,由此产生了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在学校,教师既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形成了“教育培训、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专业化”特征。

 

(三)第三阶段:职业教育多元化

 

20世纪中后期~20世纪末,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生产方式转变为“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劳动者通过电子计算机等调节和控制“机电一体化工具”,将生物能、核能等作用于化学合成材料、生物合成材料等上,实现人机交互与产品的信息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解脱了人力,促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生物工程等行业产业发展,突出体现技术的“服务性、信息化”特征。

 

在信息化时代,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劳动者知识创新、技术更新和技能精湛的需要。因此,世界各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逐渐由学校教育形态转变为职业基础教育在学校、职业培训在企业、再就业培训在社会等多种形态并存的职业教育,形成了“多元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普通教育职业化、中等学校综合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的职业教育发展态势,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现代化”特征。

 

(四)第四阶段:职业教育个性化

 

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启动,生产方式转变为“智能制造定制生产”,劳动者通过信息物理系统(包括:智能设备、数据存储系统、生产制造业务流程管理)调节和控制“智能制造系统”(包括:需求分析、订单接受、团队合作、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验收、物流交互、售后保障等产品制造全过程),将绿色能源作用于智能合成材料等上,根据客户需求,按照不同的供应链组织生产和销售,实现定制产品的模块化设计、零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劳动力被取代的趋势更加明显,生产更加灵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讯、制造技术、医疗保健等行业产业发展,体现技术的“灵活性、智能化”特征。

 

未来的职业教育,仅仅依靠有形资源建设,显然难以满足劳动者跨时间、跨空间、跨文化、跨行业的学习与交流,以及自身职业发展、终身学习的现实需要。因此,职业教育将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利用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整合有形资源(如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与无形资源(如网络课程、虚拟现实操作场景等),实现产学研生态圈的内部资源转化与共享,以及现场知识、技能与虚拟知识、技能的外部资源转化与共享,形成“职普融通、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终身性、系统化”特征。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技术系统的演进不断变化,教育目的由传承技艺、生产产品、创新工艺逐渐转变为个性定制、职业发展、终身学习,办学主体由家庭、行会、学校逐渐转变为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合作主体,教学模式由工场实地操作、课堂讲授、工学结合逐渐转变为现实学习与虚拟学习有机融合,进而实现对劳动者的终身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系统演进视域中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再探讨

由技术系统发展与职业教育对应关系看出,无论是手工工具还是智能制造系统,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手脑并用,无论是生产线工作还是网络在线工作,无论是固化有形产品生产还是动态无形创意产品创作,都离不开劳动者这个核心要素,因为一切技术活动的过程都由劳动者在不同的环境中,调节和控制不同的工具,将不同的能源(动力)作用于不同对象(材料)上,由此产生相应的产品,促进相关的行业产业发展。因此,随着新工具的产生、新能源的开发、新材料的利用、新产业的发展,就会对技术活动过程中的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这样,就需要对劳动者以学校教育的形式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与培训,这也就是职业教育产生的根源所在。基于技术系统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对应关系,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体现如下:

 

(一)职业教育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具有职业性特征,需要专业化培养

 

各类教育的共性皆为“教育”,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育,又各具特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制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 2011),教育类型分为两类,即:职业/专业教育、普通/学术教育。

 

1.职业教育特征

 

ISCED(2011)指出,“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指使学习者获取某种职业或行业或数种职业或行业特定的知识、技艺和能力的教育。”ISCED(2011)未 对 专 业 教 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 作出定义,但基本含义是培养专门职业人才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延续与深化,在职业教育范围之内。在技术系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职业分化程度不断加强,生产方式逐渐转变,组织形式日益更新,新的行业产业相继催生。为了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这就使职业教育对劳动者的培养目标不断调整,培养层次逐渐高移,培养模式日益创新,由此新的职业教育形态相继诞生。例如:从手工劳动时代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由技艺传承人、生产操作工逐渐转变为技术人员、工程师等;培养层次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逐渐转变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模式由“教中做、做中学”,“教育培训、理实一体”逐渐转变为“多元合作、工学结合”,“职普融通、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形态由传统学徒制、职业技术学校教育逐渐转变为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等。上述职业教育形态都是以职业为对象、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为宗旨,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实现产品制造、促进行业产业发展为目标的手段形式,体现了“职业性”特征。

 

2.其他类型教育特征

 

众所周知,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包含基础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以“知识性”为特征,以升学为导向,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目标,以脑力劳动为主,重在继承和接受性学习,注重“学中做”和理论知识的扎实,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术教育(Academic Education)以“学术性”为特征,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脑力劳动为主,重在发展和发现性学习,注重“学中做”和理论知识的创新,为创造深层次理论或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研发产品做好准备。此外,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以“终身性”为特征,以扩大教育机会、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实施终身教育为目标,为失去受教育机会或者希望职业转行的人提供第二次机会,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教育机会的均等。

 

由此看出,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类型。职业教育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其核心是在实践中总结规律、训练技艺、提高技能,进而优化工艺、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实现产品,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因此,这就需要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劳动者进行专业化培养,强调手脑并举,注重“做中学”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使职业教育成为人人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教育是协同育人的过程,具有开放性特征,需要现代化培养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系统,需要从教育主体和形式、教育层次和学制等维度,分析其构成要素、内在结构、整体功能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1.办学主体联动发展,办学形态灵活多样

 

从教育主体和形态看,在手工劳动时代,以家庭、行会等组织为教育主体,实施师傅带徒弟、手口相传的传统学徒制教育形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以学校为教育主体,实施课堂讲授的学校教育形态;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以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学校、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组织、国际组织机构等单位为教育主体,实施学校教育、校企合作培养、中外联合培养、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企业培训、社会培训等多元协同育人的教育形态。鉴于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的特色,各个办学主体通过建立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同频共振,协同创新,发展共赢。

 

2.层次结构升级调整,领域类型宽广丰富

 

从教育层次和学制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各国政府相继制定系列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明确职业教育层次和学制、主要任务等。目前,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办学学制包括全日制、阶段制、业余制等。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发展,各个办学主体通过协调各类优质资源,打通职业教育体系内的壁垒,逐渐实现培养层次和学制的高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需求。

 

3.内部要素加强合作,协同发展互惠共赢

 

从职业教育内部结构看,随着技术系统的演进,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和形态、办学层次和学制等均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和发展。这就需要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满足需求、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根据新技术、新工艺、新领域对产品研发的需求,主动走出学校围墙,深入社会现实,实施开放办学,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组织等单位的合作,共同研发产品,进行技术革新,引领产业发展。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某个地区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的事情,这就需要通过跨区域、跨地区合作,建立互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文章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技术系统演进视域中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再探讨》一文,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作者 | 刘新钰,王世斌,潘海生

来源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前一篇:“一带一路”开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征程

后一篇:研究 | 基于社会心理的职普比博弈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