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 | 创新竞进,技能大赛演绎十届精彩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06-09    点击量:1260]

摘要

大赛 | 创新竞进,技能大赛演绎十届精彩

大赛 | 创新竞进,技能大赛演绎十届精彩

 

 

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5月8日至6月9日在天津主赛区和19个分赛区举行。图为选手参加高职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比赛。 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日前在天津隆重开幕,85个赛项的参赛选手们正在天津主赛区和19个分赛区紧张角逐。2008年6月首届大赛在天津的成功举办,开启了职业教育全国技能竞赛的建设与发展之路。十届大赛的不平凡历程,成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发展创新的缩影和窗口,铸造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亮丽品牌。

 

国家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设计

 

2005年,全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落户天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议定,将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试验区的重要建设内容,开启了试点先行、创新设计、全面推开的大赛制度构建之路。

 

随后,国家在发布的一系列职业教育重要文件中,将技能竞赛置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其制度设计,确保规范运行。如今,国务院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社会组织、行业组织和职业院校协同并进、联合办赛的机制已形成,由大赛组委会、执委会、赛区组织机构、赛项组织机构和承办院校构成的大赛工作体系的全套制度得以构建,赛项申报与遴选、参赛资格、组队方式、比赛奖励、分赛区设置等制度确立并不断完善,各种监督保障制度也日益健全。可以说,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历届大赛的“精彩、专业、安全、廉洁、公平、公正”。

 

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制度设计,大赛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制度体系,使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日趋完善。

 

推进国家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构建

 

国务院批准天津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永久主赛场,结束了技能竞赛断续办、分散办、随机办的状况,开启了技能竞赛连续办、集中办、规范办的历程。

 

自2012年起,大赛在天津主赛场以外增设分赛区,以充分发挥分赛区和承办院校所在地的产业、职教资源和政策优势,使大赛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伴随主—分赛区格局的建立,国家级大赛组织体系、地方竞赛组织体系和学校竞赛组织体系逐渐形成,构成覆盖全国、逐级组织的竞赛框架。

 

全国大赛带动了省赛,促进了校赛,形成了“校校有比赛,省省有竞赛,国家有大赛”的三级技能竞赛体系。大赛比赛地点也从2008年的一个发展到2017年的20个,承办学校从2008年的10个发展到2017年的65个。由此形成的辐射网络使每所职业院校的每位师生都成为竞赛体系的精确节点,“人人都参与、专业大覆盖、层层有选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金字塔工程”已然成型。

 

用德技并重精神培育大国工匠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大赛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的“助推器”,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优质的教学成果不断涌现。2014年,“开发技能赛项与教学资源推进高职机电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唯一的特等奖。

 

德育是大赛之魂,倡导“德技并修”的技能竞赛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培育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大国工匠是大赛一以贯之的核心。大赛90%以上的赛项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从2013年起,50%以上的赛项需要团队合作完成,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因之增加了有力抓手。从2009年开始,每届大赛期间都会举办德育活动,成为大赛期间的亮丽风景,为孕育大国工匠筑底发力。

 

今年5月8日,刘延东副总理在天津亲切接见十位在往届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了解了他们在岗位上的杰出贡献,欣慰地赞叹是大赛培育了大国工匠!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制造能力

 

大赛“行业牵头,企业参与”的组织机制使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得到深度扩展。赛项设置紧贴产业需求,与国家产业发展结构相匹配——现代服务业赛项比重稳步提升,占到一半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项占三成左右;现代农业、制造业赛项更加关注产业升级方向。竞赛内容密切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实际,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审定赛项规程,确保了大赛能够更好地引导职业教育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迫切需求。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移动互联应用软件开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赛项体现新产业、新技能、新业态的变化;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电子商务技能、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风光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赛项则适应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

 

2016年9月完成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评报告》指出,80%以上的赛项有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度参与,产业最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人才需求标准引入大赛,引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有力地支撑着和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

 

据初步统计,十届大赛,共有超过500万的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了各类技能大赛。其中,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超过7万人,获奖选手超过5万人,他们已经成为技术技能大军中的核心和骨干。

 

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职教品牌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需要职业教育加快国际化,服务于国际产能合作。大赛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参与度与影响力,伴随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有效地提升输入国的技能积累水平。

 

从2009年开始,大赛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国际竞赛选手、国际著名会展集团参与,8年间观摩大赛的各国职业教育相关人士已达5000余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国际挑战赛已成功举办6届;国际化专业教学成果交流赛举办4届;电脑鼠走迷宫(IEEE)国际邀请赛举办2届;大赛教学资源《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双语教材,成为东盟国家技能竞赛和教学培训的重要支撑;大赛期间,举办国际研讨会、“国赛”对接“世赛”研讨会等已经常态化。今年大赛期间,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国际联盟在天津成立,中泰职业教育活动周暨中国东盟职业院校学生作品展等活动同期举行,多国政府官员、主管部门、院校代表和学生参与感受中国大赛。

 

大赛注重“请进来”的同时,更重视将大赛优秀成果“输出去”。由天津职业院校牵头设计的大赛赛项、竞赛装备、教材资源成为东盟十国技能大赛的指定赛项,竞赛的标准、装备、教材率先走出国门;经过泰国“鲁班工坊”自动化装备训练的泰国大城学院师生代表队在去年的第十一届东盟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中国职业教育大赛的“软实力”叫响海外。

 

今年5月8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中心在天津正式揭牌成立,大赛资源转化的国家机制正式建立,今后,“以赛促学、促教、促改、促建”的成效将更加显著。

 

作者 | 吕景泉 系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米靖 系天津市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前一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大赛作出重要批示

后一篇: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 评委职责与工作要求